..............................................................
| |
日前在美國佛州有一名6歲幼童因為在幼稚園發脾氣使性子、大哭大鬧,破壞學校課桌椅,還抓傷老師,竟面臨上手銬及多項控訴。 成人會發脾氣,小朋友當然也會,美國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小兒科副教授尼德曼指出,小朋友發脾氣時,常以跺腳或突然跌坐地上開始,繼之以生氣(如大吼大叫或打人)表現,然後進展到表現出悲傷或苦惱(如哭泣或嘗試去親近父母)。 2003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調查統計335位年齡在18-60個月的幼童發現,大多數發脾氣只維持了30-60秒,75%小朋友發脾氣不會超過5分鐘。
八成小朋友 每周飆一次 美國波士頓大學小兒科主任儒克曼教授說明,大約從2歲開始,為了維護被侵犯或剝奪的支配權與自治權時,就會發出不平之鳴,甚至動怒。有50~80%的 2~3歲兒童每周至少發脾氣1次,20%小朋友則幾乎天天會發脾氣,另有近60%的2歲小朋友會習慣性發脾氣,且一直持續到3歲,3歲之後這其中的6成會 一直持續到4歲。
病痛或壓抑 火氣就上來 尼德曼教授列出6項小朋友發脾氣的可能原因: 1.正常的發展過程 父母或家庭其他長輩禁止或限制小朋友某些行為,引起孩子爭取自主的權利所形成的一種反應,同時欠缺人際間協調衝突與溝通的能力,自然而然火氣就上來了。 2.身體不舒服 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發炎、呼吸道或腸胃道過敏、濕疹皮膚癢到受不了、內分泌問題(如雄性激素過高)、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生病住院、接受侵入性檢查或某些藥物(如抗癲癇藥、抗組織胺藥等),都會造成。 3.中樞神經功能不良 智力障礙、自閉症、過動症、腦部受傷(特別是額葉)、聽覺或視覺受損。 4.個性 如果天性比較好動,靜不下來,對新奇的人事物產生異常高度的敏感性,常呈負面情緒,很容易被激怒。 5.環境 住家過度擁擠而限制遊戲的機會,周遭沒有兒童保護措施或設備讓父母限制小朋友的行動,常待在家裡的小朋友當然會抓狂。家庭出現語言、肢體暴力、兄弟姊妹或祖父母輩出現行為問題、父母出現憂鬱、酗酒、嗑藥等,都會讓小朋友發脾氣。 6.教養 被施以不當體罰或兒童虐待、家長前後不一致的教養方式、過於放任、過於干涉、對暴力充斥的電影或電視新聞報導不加約束管制,潛移默化中就會受影響。
生氣有五種 爸媽要搞懂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小兒科助理教授薛堤旭說明小朋友發脾氣的種類如下: 1.挫敗型,又稱與疲勞有關型。 2.尋求注意型,又稱需要型。 3.拒絕型。 4.分裂型。 5.潛在有害型。 例如因太過勞累或飢餓而發脾氣,最好的方法就是給食物及睡眠;又如為了不合理的要求被拒而動怒,別理他是較好的方式。大一點的小孩不妨隔離到安全可觀察到 的地方,讓他自己冷靜下來,最好採用「暫停」的程序,時間以年齡每增長一歲加一分鐘為宜,或者孩子覺得平靜了就可脫離,這是訓練小朋友自我調節的方式。 薛堤旭強調,如果小朋友因為發脾氣而不上床睡覺或不去上學,父母就必須更加嚴密且持續地負起監督責任,清楚了解容忍底線在哪裡,當然也必須給孩子適當的機會及時間回應。萬一不能奏效,就必須尋求專業醫師的諮詢與治療。 (作者亦為新生兒科專科醫師) 【2007/04/03 聯合報 |
..............................................................
april 的個人經驗
媽媽的身教很重要。
媽媽怎麼發洩情緒,小孩很會模仿。
以前我媽怎麼給我的身教,我很容易身體力行,有些我認為不恰當的、卻自然的從我身上表現出來,呼應到我怎麼給予我的小孩的言行舉止。
為人父母,實在屬於一種修行。
因為不想給他看到、聽到、學習的,有時候卻莫名的從你身上表現出來。
我看這篇文章,是更加警惕自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