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貝】孩子專注學習,注意力UP

IQ寶貝
2大方法3原則
孩子專注學習,注意力UP!

採訪撰文/陳其暉
諮詢/亞東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 方凱企、台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園長 王秋月


理論篇

專注力

解析專注力(也就是注意力),亞東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方凱企指出,專注力決定我們維持注意力期間的長短,也就是我們知覺與感官維持在特定事物上,不受其他刺激而轉移的能力。

「學校中討論孩子的學習表現,首先就會觀察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台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園長王秋月解釋。她舉例,在小團體中,當老師對孩子傳遞訊息時,大部分孩子都能接收到老師的訊息而有所反應,部分沒有反應,或者是在課堂上總是坐不住的孩子,則會被認為是「注意力不夠集中」。

觀察篇

王秋月園長表示,0~3歲的嬰幼兒因為不會說話,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也較不明顯,一直要到小學才會在認知學習上反映出來,而注意力的形成,除了與情境培養、個別差異、先天特質(定力低、活動量大)、性別(同齡的女孩通常比男孩心智發展較成熟),或是其他因素(耳朵敏銳易受干擾)等有關外,也需要專業評估來徹底了解孩子的狀況。

方法篇

提升專注力有特殊的引導方法嗎嗎?方凱企醫師認為,藉由照顧者的適當反應、體會寶寶的感受與同理心對待等行為表現(像是:和寶寶互相凝視、溫柔協助寶寶換濕尿布等),都會刺激嬰兒腦部的生長,也能幫助寶寶建立情緒與注意力調節的神經迴路,引導寶寶注意力的發展。

Step 1動的連結

橡皮筋帶動彩球會產生上下跳動的彈力,讓孩子產生興趣,他自然會嘗試移動一邊的小手想要去觸摸。

Step 2雙手並用動一動:

趁孩子移動單手時,例如:右手,將彩球往左移,讓他嘗試舉起左手,雙手並用來觸碰彩球。

Step 3練習小腳踢一踢:

試著將彩球掛到視線更遠、到寶寶雙手無法碰到的地方,看看他能否嘗試用雙腳去踢一踢彩球。
敲擊彩球的遊戲步驟中,能進行的程度依寶寶的發展功能而定,雖不能一次完成,但是每個步驟都必須維持一定的專注力,才能夠完成動作。

改善篇

「我的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該如何協助改善?」這是許多家長的疑問與煩惱,方凱企醫師建議家長可以參考Russell Barkley著,遠流出版,何善欣小姐翻譯《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Taking Charge of ADHD),書中列出了3種原則,讓您在日常生活中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1. 給予有效的指令(在…時間,做…事),不光是指示(你不可以…)或者大呼小叫禁止孩子。

2. 教導孩子不要打斷你做事或說話。

3. 在公共場合處理孩子的行為其規範應該和在家中一樣,而且前後要一致。

方凱企醫師也不忘叮嚀對孩子行為容忍性較高的家長,應該在學校老師察覺孩子有異狀時,就帶著孩子到兒童心智科來進行評估,因為這代表著孩子不管在家裡、幼稚園中的專注表現與同齡的孩子會有部分落差,輕則自己注意力不專注、上課恍神,嚴重者可能會合併過動與衝動行為,進而影響到其他小朋友的學習,而以上的行為在透過專業的評估訓練,其實都可以獲得改善。


(詳文請見2008年九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

個人覺得小孩的專注力、恆心與毅力很重要,具備這些特質,將來做任何事情才容易達成目標。

但有人天生具備,假設需要後天養成的,應該會有些方法可以來從小培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震般的暈眩

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3條

Who 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