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n】汗皰疹

立夏季節溼熱 汗皰疹易上身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一日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時序進入立夏溼熱,過敏性體質的人易得汗皰疹,手和腳長出小小的水泡,卻會被誤以為香港腳猛擦藥卻無效。聯合醫院中醫師申一中表示,應從食物和藥物及習慣著手,可避免汗皰疹上身。

申一中說,最近從農曆春節後就有不少人因「汗皰疹」來求醫,這是一種慢性濕疹,患部會長出芝麻或米粒般大小的水泡,奇癢無比,讓人忍不住搔抓,水泡破裂後則脫皮,症狀可能持續數月之久。

申一中表示,汗皰疹好發於手部及腳部,當發生在腳底時,水泡破裂乾掉會形成脫屑的現象,一般民眾常常就會與足癬引起的水泡及脫屑混淆,以為會癢的就是香港腳。

他指出,汗皰疹患者的手指和兩邊腳掌底部及側面,都有許多小水泡,但是趾縫卻乾乾淨淨,而且顯微鏡下檢查並沒有黴菌感染。

申一中表示,中醫裡的汗皰疹,在「瘍醫大全」中稱「螞蟻窩」,「多生手足,形似蟻窩,儼如針眼,奇癢入心,破流滋水。」

他表示,要預防汗皰疹,手部平常少直接接觸化學製劑、清潔劑,足部宜保持透氣通風,手足都要常保持乾爽,平日可利用具有去溼的中藥食材來預防,例如薏仁、綠豆等,切記不能自行亂塗成藥,否則可能併發其它皮膚病變,將使病情更難控制。970501

-----------------------

台大醫院皮膚科 賴碧芬醫師

汗皰疹是什麼?

汗皰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和腳的側面。 因為它發生的部位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地方,又以水泡為主要的表現,所以在以前一度以為它和汗腺流汗相關,而將它命名為汗皰疹。現今已經證實它和汗腺、流汗這些因素都沒有關聯。

為甚麼會得到汗皰疹? 會不會傳染?

目前醫學對於汗皰疹的成因尚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數病人發現和身體他處的黴菌感染或金屬過敏甚至情緒壓力有關。

至於有些人誤以為它具有傳染力,主要受下面兩個因素影響:

是因為病名有皰疹兩個字,而以為它和單純皰疹相似,具有傳染力(病名中皰疹兩字的由來是因為以水泡為主要病徵)

是因為在手腳發生容易和香港手、腳混淆。 

汗皰疹通常長什麼樣子?

汗皰疹通常呈對稱性的分布於手掌側面、腳掌側面、手指側面或是腳指頭的側面,病灶初期往往以水泡為主要表現,隨著病程的進展,水泡乾掉或是破裂,最後以脫皮為表現。有時候因為新舊病灶同時存在的因素,也會造成水泡和脫皮同時出現。

汗皰疹好發於季節交替的時節,病灶常常會有中度到重度的癢感,造成病人很大的困擾。

要如何預防得到汗皰疹?

預防汗皰疹的方法,主要就是根據它的相關特性來預防。

1‧情緒的控制

2‧做飲食日記,找出自己的汗皰疹和金屬是否相關,如果有相關要盡量避免

3‧在季節交替時,要少碰水少碰清潔劑,多擦乳霜

汗皰疹該如何治療?

汗皰疹一般在發生後數週就會自然痊癒,只有少數患者會有一年四季反覆發作,甚至留下慢性濕疹或是細菌、黴菌感染的併發症。但因為具有激癢這種困擾人的特性,所以如何減少病人的痛苦以及減低併發症發生,是治療的重點所在。

1 ‧避免搔抓: 搔抓往往是病情惡化以及發生併發症的主因,所以儘可能減少搔抓是相當重要的。

2‧手腳保養 儘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並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減低癢感,還能避免發生慢性濕疹或是黴菌感染的併發症。

3 ‧局部類固醇藥膏: 在激癢的狀況下,靠單純的保養要減低癢感相當困難。這時候需要局部類固醇藥膏來減少癢感並且控制病情。

少數病人會擔心局部外用類固醇使用是否會造成副作用。事實上,手腳是皮膚角質層最後的地方,外用類固醇不易吸收,所以不會造成身體內的副作用。只要是接受皮膚專科醫師的治療,一般無須擔心。

4‧ 壓力的控制: 壓力的控制對緩和病情、減少復發,有很大的幫助。

5 ‧低金屬飲食:根據統計,此種方法對於合併金屬過敏體質的病人,具有高度療效。

6 ‧照光治療:對於頑強難以控制的病灶或是一年四季反覆發作的病情,可以考慮接受這種治療(優點:低副作用 缺點:較耗時費事)

汗皰疹的預後如何?

汗皰疹一般在發生後數週就會痊癒,只有少數患者會有一年四季反覆發作,甚至留下慢性濕疹或是細菌、黴菌感染的併發症。

早期保養與治療對於縮短病程、減低痛苦、減少併發症有正面的影響。而如果你的病情一直難以控制,要考慮下面因素

1‧已經併發了黴菌感染:手腳是黴菌的高危險地帶,再加上汗皰診所造成的破皮,造成黴菌侵入的好環境,所以千萬要定期追蹤檢查。

2‧已經變成慢性手部濕疹:減少外在刺激,持續保養是此種狀況控制的不二法門。

3‧持續病因刺激:建議做情緒及飲食日記。

總之,好好自我保養是可以減輕汗皰疹的程度及發病次數,但如果癢感超過可以忍耐的程度或是病情持續惡化,不要忘了儘速就醫。





====== april's note ========

這毛病跟著我十多年了,每當換季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出現。今天看新聞才發現原來很多人也有過,以前我週遭的人倒是少人得到,每當我說汗皰疹的時候都需要解釋真的不會傳染但人家總是半信半疑,而且我的香港腳也並非香港腳。
依據多年經驗,我發現真的與個人作息有關,也跟中醫所說的溼氣有關,但溼氣不等於是溼度的那種溼氣,而是體內水份不平衡,我的手部皮膚特別乾燥,隨身攜帶護手霜,隨時洗完手、隨時都要擦護手霜。我現在用的是APIVITA 橄欖護手霜,是第三罐了,因為好用。
此外,做家事除了洗澡以外,能夠戴手套的我都盡量戴著,洗衣服、洗碗、拖地等等。
這也不是富貴手,雖然有人以為我這是富貴手,因為不太能夠碰水的毛病不就跟富貴手很類似嗎?
當這毛病出現的時候,除了因為體內溼氣關係,還有個作用就是提醒我自己:我的作息應該注意了,有點像是感冒一樣,對我來說這也算是一種檢視身體健康的警示作用。

上述文內提到吃綠豆、薏仁等可以消去體內溼氣,這我也聽過,而且這兩種東西吃了其實對身體沒壞處,有空可以多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震般的暈眩

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3條

Who 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