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


如果真的有心要把好東西分享給人家,光放在那邊等待別人自己發現,那是不夠的。
起碼,跟你最靠近的幾個小團體可以先知道,不是很好嗎?

結果那堆食物放在那邊沒人知道,當然也就剩下一大堆,最後可能淪為回收。

同理,本意是要promote的記者會也是,沒有事先宣傳就空想很多觀眾會在那段時間出現,是怎樣的思維邏輯呢?

所謂的business 主導單位,思維不夠主動,會不會造成讓公司業務進步的阻礙,在我心裡畫了一個等號。

其實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樣一個案子,思維模式一定會很不同,最近有慢慢的體會到。

比方說,我身為福委、老把想做的事情放在心裡,沒有付諸行動的結果,就是大家會抱怨福委會到底是在做些什麼。
而天知道我們除了本職以外可以進行福委的時間確實變的越來越少了,如果本職的工作業務量大增,能夠做福委的工作時間幾乎等於零。

所以我很同情被批評的單位,同理,如果沒有批評何來進步?

這就是兩難。若要虛心接受批評就是要把臉皮加厚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震般的暈眩

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3條

Who 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